细读《金刚经》|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

原文
须菩提。汝勿谓如来作是念。我当有所说法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。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。即为谤佛。不能解我所说故。须菩提。说法者。无法可说。是名说法。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颇有众生。于未来世。闻说是法。生信心不。佛言。须菩提。彼非众生。非不众生。何以故。须菩提。众生众生者。如来说非众生,是名众生。
大意
须菩提,你不要有所谓的如来说法这样的观念,我当有所说法。不要有这样的念头。为什么呢?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,就是诽谤佛。不能理解我所说佛法真正含义的缘故。须菩提,说法的人,没有法可说,只是名字叫做说法。这时,慧命须菩提对佛说,世尊,在未来世,会有很多众生,听说这个佛法,能生起信心吗?佛说,须菩提,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为什么呢?须菩提,众生众生者,如来说不是众生,只不过是名字叫做众生。
延伸解读
本品内容非常浅显易懂,相当于白话文,没有特别需要解读的疑难词汇,但有两个地方需要稍加注意:
一是本品中“众生”一词出现的比较集中,需要提醒诸位读者的是,这儿所说的“众生”,是佛法中的“众生”,指的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,并不仅仅是指人和动物。在第三品中佛专门讲到过他所说的众生,是包括了“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非有想、非无想”等一切的生命。
二是佛在本品中给弟子们反复讲自己没有说法,其目的何在?这是需要诸君深入思考的问题。有很多读者看到这儿都感觉非常困惑,佛明明在给弟子们讲佛法,已经讲了二十品了,为什么却说如果有人说他说法,就是在毁谤他呢?我理解这是佛在警告弟子们,佛法的精深奥妙是语言所无法全部表达出来的,如果执着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已经不是佛法的本义了,这就和平时我们所说的“无声胜有声”是一个道理,所以这也是佛说的所谓佛法,即非佛法,是名佛法之故。
感悟
阅读了本品,对世俗中的人们有什么启迪呢?
一是“无我”之境。“无我”之境正是佛的伟大之处。平时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人在讲,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,但其实很多人只不过是喊喊口号、装装样子而已,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。为了争名夺利,闹不团结者有之,互相诽谤者有之,大打出手头破血流者亦有之。
相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或生活中并不少见,甚至可以说举不胜举,这也是很多人感叹世风日下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当奉献、无私成为“傻瓜”的代名词之后,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便将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当成人生的信条。长此以往,人们只会变得越来越自私,修养自然也是离“无我”越来越远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。要想达到“无我”之境,世人尚有很多的功课要做,很长的路要走。
二是尊重一切生命。众生平等,众生皆是佛。佛如此说,是佛的慈悲心。那么,众生是谁?谁是众生?答案就是,每一个生命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。按照佛的说法,不光是人类,每个生命都是有佛性的,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。从中,我们可以体悟到佛是在教化世人,应该尊重存在的所有生命,存在即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因此,对任何的生命都应该一视同仁,不应有分别心。
我们现在所说的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,这其中包含的深义也正如佛所讲的,每一个生命都具有佛性,都是佛,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,那是你的眼界和修养不够,你轻视别人就是在轻视自己,你成全别人就是在成全自己。
三是真正的普世价值观。佛讲的这些道理,是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观,它是超越一切民族、种族、国界与信仰的。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了这一点儿,就好比是拥有了一双慧眼,就像孙悟空练就了火眼金睛。
为什么说阅读佛经能够开启人们的智慧?也许奥妙正在于此。佛讲的这些朴实的道理,会让伪善的人立即现出原形,让一切打着佛法名义的骗局随时面临败露和穿帮的可能性。
平凡如我们,如果真正地读懂、弄通、悟透了这些原理,也必定会进一步增强洞察力,更好地去辨别人世间的虚实和真伪,而不会轻易地陶醉在有些看似高深的理论中而不能自拔。
用佛讲的普世原理去衡量世间万物,你会发现,整个世界在你面前变得愈加清晰和透明。
初于2020.10.25
定于2020.10.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