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问网openwhy.cn —— 基于文档协作平台的综合性内容型网站

请输入验证码的计算结果

看不清,换一张?
提交

建议反馈

提交
取消

绑定手机号

您不是手机注册用户,还不能操作创建群或申请为群参与者,请绑定手机号(手机号绑定后将也成为登录账号)
获取验证码
绑定
取消

合并账号

合并
取消

提示

取消
解绑并绑定
只有实名认证用户可创建活动,
请先进行实名认证
确定

扫描下载开问APP

细读红楼|《红楼梦》作者为什么要著书立说

简言简语
关注
收藏

 上一篇|《红楼梦》中的数字


《红楼梦》作者为什么要著书立说?这是阅读《红楼梦》的关键点。读者如果真正理解和弄清楚了这个问题,也就相当于真正读懂了《红楼梦》。关于《红楼梦》作者为什么要著书立说的答案,其实就在《红楼梦》第一回。我们从文本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:

【自又云:“今风尘碌碌,一事无成,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,一一细考较去,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。】

【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,锦衣纨袴之时,饫甘餍肥之日,背父兄教育之恩,负师友规训之德,以至今日一技无成,半生潦倒之罪,编述一集,以告天下人:我之罪固不免,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,万不可因我之不肖,自护己短,一并使其泯灭也。虽今日之茅椽蓬牖,瓦灶绳床,其晨夕风露,阶柳庭花,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。】

【虽我未学,下笔无文,又何妨用假语村言,敷演出一段故事来,亦可使闺阁昭传,复可悦世之目,破人愁闷,不亦宜乎?】

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,作者在写此书时,日子过得极其艰难,居住条件也相当简陋,可谓是穷困潦倒,吃了上顿没下顿,这和他曾经“锦衣纨袴”和“饫甘餍肥”的生活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,所以作者才自我确定“一技无成,半生潦倒”是一种罪。

一是怀念之情。从“锦衣纨袴”和“饫甘餍肥”中,可以看出作者曾经的生活非常的优越,读者从《红楼梦》后面的描写和情节中也可以体会到,贾府是百年望族,绝不是平常的小富小贵之家,生活可谓是极度的豪华、奢侈,非普通百姓人家可比,即使是现代人也未必能有机会享受到那样的荣华富贵。如此“钟鸣鼎食之家,翰墨诗书之族”,竟然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”,自然是“意难平”。

二是悔恨之意。从“背父兄教育之恩,负师友规训之德,以至今日一技无成,半生潦倒之罪”中,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悔恨之情,所以说,作者写此书亦有忏悔之意。当然,“一事无成”、“一技无成”、“虽我未学,下笔无文”等说法是作者自谦,但是写小说与他“补天”的才能和愿望相比,与其“父兄”、“师友”对其的期望值相比,那就真的是天壤之别了。显然,他当时的现状与“父兄教育”和“师友规训”对他的要求和目标相去甚远,这也是作者悔恨相交、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,也是其著书立说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三是追悼之思。作者心目中的女儿国就是大观园,是作者的理想王国,是作者对自己生命中诸多金钗的无限追忆。众金钗因种种原因一个个先后离开大观园,命归太虚。芳魂虽逝,音容仍在,所以作者要为“闺阁昭传”,追忆那些逝去的似水年华和镌刻在生命中的女儿们,所以才有了“这怀金悼玉的《红楼梦》”。

作者日子虽然过得非常之艰难,但却因有“晨夕风露,阶柳庭花”相伴,所以穷困的生活丝毫没影响作者“之襟怀”,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作者浪漫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,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风骨的写照。

说明:【】中的文字,引用自人民文学出版社《红楼梦》。

于2022.10.18


上一篇|《红楼梦》中的数字

字数 1185
阅读 4651
赞 | 0
举报
本文为下述活动作品
0 条评论
取消
评论
更多评论
还没有评论
评论已关闭
推荐阅读
换一批
回到顶部
分享文章

分享到微信

举报

提交
取消

选择活动

1/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