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读红楼|《红楼梦》与“四书”
由于最近重新阅读了《论语》等“四书”,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想法,那就是阅读“四书”对于理解《红楼梦》中的人物很有帮助。如果想真正读懂《红楼梦》,就必须先去读一读“四书”,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“时”宝钗、“敏”探春、“勇”晴雯、“贤”袭人等,否则对作者妙笔生花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看法就难免会有失偏颇,对作者设计的人物形象用意理解不透彻,结果就会导致既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“痴”,又品味不出作者所说的“其中味”。
“四书”之由来
“四书”是儒家经典著作,即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。其实,最初体现儒家思想、流传较广的只有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两部书,西汉时开始有人重视《中庸》,到了唐朝,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人韩愈注重通过《大学》《中庸》揭示道统,但真正让其发扬光大的却是南宋理学家、思想家朱熹,他从《礼记》中摘出《大学》,分章断句,加以注释,作了著名的《补传》,将《大学》升华为哲学;又在范仲淹、二程(程颢和程颐)基础上,作成《中庸章句》。
朱熹把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合在一起,称为“四书”,并为之作章句集注,极大地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,为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从元代开始,朱熹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,成为士子求取功名利禄的阶梯,对中国仕途影响长达七百年之久*。
《红楼梦》中关于“四书”的几个文本
在古代,不管是达官贵人府弟,还是普通百姓人家,读书人最大的理想就是“学而优则仕”,而“四书”是考取功名的指定书目,所以凡是想走仕途之路的人重视“四书”当然在情理之中,《红楼梦》中的读书人自然也不例外。
情节一
在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的当天,吃过晚饭后,与外祖母闲聊天。【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。黛玉道:“只刚念了《四书》。”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。贾母道:“读的是什么书,不过是认得两个字,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!”】
情节二
过了一会儿,宝玉回来了,问完黛玉的名字,又问表字,当听黛玉说无字时:【宝玉笑道:“我送妹妹一妙字,莫若‘颦颦’二字极妙。”探春便问何出。宝玉道:“《古今人物通考》上说:‘西方有石名黛,可代画眉之墨。’况这林妹妹眉间若蹙,用取这两个字,岂不两妙!”探春笑道:“只恐又是你的杜撰。”宝玉笑道:“除《四书》外,杜撰的太多,偏只我是杜撰不成?”】
情节三
在第九回时,宝玉要和秦钟一起去家学读书,贾政训斥跟着宝玉的家人李贵,当李贵信誓旦旦地向贾政汇报说说宝玉已经读到第三本《诗经》时,贾政说道:
【“那怕再念三十本《诗经》,也都是掩耳偷铃,哄人而已。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,就说我说了:什么《诗经》古文,一概不用虚应故事,只是先把《四书》一气讲明背熟,是最要紧的。”】
“四书”的重要性
从上述文本可以看出作者对“四书”的高度认可,林家重视“四书”,贾家同样重视“四书”,连最不喜欢“仕途经济”的怡红公子贾宝玉也认可“四书”,可见“四书”的重要性。
其实,历代科举选士的必考书目不仅仅有“四书”,“五经”也是必考书目,即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周易》《春秋》,但从《红楼梦》文本给人的感觉是,大家对“四书”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“五经”,贾政甚至说出了读《诗经》没用的话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我们逐一分析。
对于情节一,之前我也曾专门分析过,这是贾母在不动声色地教育外孙女,使她明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,在儒家观念中,女子的德应胜于才,女子可以无才,但不能无德,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是当时社会对女子的总体要求。林家把黛玉当男孩养,让她读“四书”,但“四书”是求取功名的书,是男孩子的必读书,不是女孩子必读的书,女孩子不是不读书,而是读关于立德的书,比如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,让女儿读的却是“《女四书》、《列女传》、《贤媛集》等三四种书”,贾府“四春”也读书,她们最擅长的是棋、琴、书、画,后来元春被晋封为“贤德妃”,可见元春的突出特点在于“贤”与“德”上,这恰恰是儒家对女子的要求。
情节二体现了古代文人讲究用典,说话交流、做学问、作诗写文章等可谓是无处不用典,恰当地用典,不但可以很好地体现个人的才学,而且言简意赅,含蓄深刻,韵味悠长,《红楼梦》中有很多文本都体现出这个特点。宝玉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,探春因之前没有听说过此诗句,不知道出处,故有此问。作者借宝玉之口,肯定了对“四书”的认同。
情节三则强烈地体现出了贾政的实用主义思想,虽然“四书”“五经”均是考试用书,但科举取士制度中“四书”的地位远远高于“五经”,尤其是清朝的殿试,试卷命题必出自“四书”。
作为“有用论”家长的贾政,自然把考试指定书目看得更加重要,老师要“讲明”,学生要“背熟”,至于《诗经》,对科举考试无甚帮助,就先不要再读了。
其实,贾政的想法和现在的有些家长相似,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,所以平时除了课本还是课本,课外读物虽然也有用,但对考试作用不大,很多家长便要求孩子考大学前就先不要看了,等考上大学再说。
作为古典人情小说,《红楼梦》里面的很多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。时光虽然流逝了几百年,但现在阅读,毫无违和感,人物依然栩栩如生。
1.【】中的文字,引用自人民文学出版社《红楼梦》。
2.*参考了中华书局出版的《大学中庸》前言。
于2022.12.10